<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tyle="display:none !important" src="/images/dot.png?./admin/banner/ads.asp?place=0"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53岁。骨折部位T6-L3,其中T12与L128例,30例伴有截瘫或不完全性截瘫。手术行椎管内探查,减压,鲁氏棒或哈氏棒固定。麻醉穿刺一针成功率达87.5%(35例),其余经调整后均能穿刺成功。
1.2 麻醉方法
选择骨折部位上方的第2~3个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向头端置管,分次注入0.5%~0.75%布比卡因8~15 mL,麻醉平面固定后摆动体位,常规吸氧。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3级;阻滞完善为优;少部分手术切口阻滞不完善,需术者加少量局麻药或加少量辅助药为良;无任何止痛作用为差。
1.3 结果
本组麻醉效果优者33例(82.5%),良6例(15%),失败1例(2.5%),此例为L2粉碎性骨折,经T12-L1穿刺,头端回抽无脑脊液,向骶端可抽出脑脊液,手术改全麻下进行。全部病例术中均监测SPO2、ECG、HR、RR、BP。其中32例(80%)HR、RR、ECG稳定,SPO2>95%;感胸闷、呼吸费力7例(17.5%),SPO2在85%~90%之间,均见于胸段手术,经面罩加压给氧,SPO2达95%以上。40例中术中出血量少,输血200 mL或未输血者34例(82.5%);5例(4例术前硬膜外腔有血肿存在)在血量在1000~1500 mL之间,输血600~1200 mL;1例出血量在2 500 mL,经加压输血,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
2 讨论
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大多数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以便于呼吸道管理。另外,因椎体骨折导致患者翻身困难,合并脱位时,椎体间有前后移位或局部软组织肿胀[1],均给硬膜外穿刺带来困难。本组实践体会到只要细心操作,硬膜外穿刺均能成功,麻醉效果优者可达82.5%。这证明椎体骨折的大部分病例行硬膜外间隙对局麻药的扩散无显著影响(骨折片刺破黄韧带,硬脊膜者除外)。
椎体骨折手术大多采用俯卧位,硬膜外麻醉增加了呼吸循环管理难度,特别是阻滞平面在T8以上者,对呼吸的影响更明显,此时应用辅助药更应慎重[2]。因此要有良好的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免缺氧。此类手术中出血多,约15%的病人超过1000 mL以上,因此,注意扩容维持血容量是至关重要的,要有良好的输液通道,做好抗休克,气管插管的准备。
椎体骨折可导致脊髓受压、损伤,骨折片可损伤蛛网膜、硬脊膜。进行硬膜外穿刺时,要注意是否有脑脊液溢出,以避免因疏忽而使局麻药通过损伤裂口渗入蛛网膜下腔而造成全脊髓麻醉[3]。
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有利于脊髓功能的判别。只要密切监视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胸腰段椎体骨折在硬膜外阻滞下手术是可行的,尤其对下胸段和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对于上胸段椎体骨折及怀疑有硬脊膜、蛛网膜损伤者以气管内插管全麻为完全。■
|